在实际环境中,对服务的访问会有两种来源:集群内部的程序、集群外部。本章节介绍集群“外部访问”的类型:
A、负载均衡:弹性负载均衡(ELB)通过将访问流量自动分发到多台弹性云主机,扩展应用系统对外的服务能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应用程序容错性能。用户通过基于浏览器、统一化视图的云计算管理图形化界面,可以创建,为服务配置需要监听的端口,配置云主机。消除单点故障,提高整个系统的可用性。
B、弹性IP:可以通过申请弹性IP并将弹性IP绑定到弹性云主机上,实现弹性云主机访公网的目的。
“负载均衡”的操作步骤:
1、登录云容器引擎控制台,在应用访问设置中,单击【添加访问方式】;
2、配置服务参数:
参数 |
参数说明 |
内部访问域名 |
输入应用发布的可被外部访问的名称。 |
访问方式 |
外部访问。 |
访问类型 |
负载均衡: 若集群中无可用的ELB实例,请点击【创建负载均衡实例】; 若集群中有可用的ELB实例,请选择对应的实例名称; |
容器端口 |
容器中应用启动监听的端口。 |
访问端口 |
代表ELB上注册的对外端口,外部访问使用ELB的VIP+服务端口。若对外协议或后端协议类型选择HTTP/HTTPS,服务端口不可自定义。 说明:建议配置为HTTPS,若选择HTTP协议,将不会使用加密协议传输,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
协议 |
仅支持TCP。 |
3、单击【确认】。
“弹性IP”的操作步骤:
1、登录云容器引擎控制台,在应用访问设置中,单击【添加访问方式】;
2、配置服务发布参数:
参数 |
参数说明 |
内部访问域名 |
输入应用发布的可被外部访问的名称。 |
访问方式 |
外部访问。 |
访问类型 |
弹性IP。 |
容器端口 |
容器中应用启动监听的端口。 |
访问端口 |
容器或进程映射到节点上的端口。配置完成后,系统会在用户所在项目的所有节点上打开一个真实的端口号。 自动生成:系统会自动分配端口号。 指定端口:指定固定的节点端口,默认为30000-32767。 说明:创建拥有多个Docker容器的应用时,请确保容器应用使用的端口不冲突 ,否则部署会失败。 若选择指定端口,建议提前登录到任意一个纳管节点上(需确保已获取节点登录账号和密码),执行netstat -apn|grep LISTEN命令,查询端口是否已被占用。若已被占用,需填写其他参数值。 |
协议 |
仅支持TCP。 |
3、单击【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