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容器引擎为满足多种复杂场景下应用间的互相访问,提供了不同的访问方式,从而满足不同场景提供不同访问通道。
l 集群内访问
表示应用暴露给同一集群内其他应用访问的方式,可以通过“集群内部域名”访问。集群内部域名格式为“<自定义的访问方式名称>.<应用所在命名空间>.svc.cluster.local”,例如“nginx.default.svc.cluster.local”。
l VPC内访问
指应用可以让同一VPC内其他应用访问,通过“集群节点的IP”或者“私网弹性负载均衡ELB的服务地址”访问,主要场景:云上同一VPC内其他应用需要访问kubernetes集群内部的应用。
l 公网访问-弹性IP
通过弹性IP从公网访问应用,一般用于系统中需要暴露到公网的服务。该访问方式需要给集群内任一节点绑定弹性IP,并设置一个映射在节点上的端口,其中节点端口的范围在30000-32767之间,例如访问地址为10.0.0.0:30000。
l 公网访问-四层负载均衡
通过弹性负载均衡从公网访问应用,与弹性IP方式相比提供了高可靠的保障,一般用于系统中需要暴露到公网的服务。访问方式由公网弹性负载均衡ELB服务地址以及设置的访问端口组成,例如“10.117.117.117:80”。
l 公网访问-七层负载均衡
与四层负载均衡的区别在于,七层负载均衡支持URI配置,通过对应的URI将访问流量分发到对应的服务。同时,服务根据不同URI实现不同的功能。
七层负载采用了增强型弹性负载均衡,该访问方式由公网弹性负载均衡ELB服务地址、设置的访问端口组成、定义的URI组成,例如:10.117.117.117:80/hello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