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 云计算测评 云服务商动态 技术频道
上云无忧 > 云计算资讯  > 云计算测评 > 工信部首推 MSP 服务能力认证,本土 Cloud MSP 市场格局初现

工信部首推 MSP 服务能力认证,本土 Cloud MSP 市场格局初现

发布时间: 2020-01-18 10:19:03 |浏览量:821| 评论: 0

2020年1月7日,由工信部牵头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云计算标准和开源推进委员会(CCSA&TC608)主导的国内首批云管理服务评估结果在“云管和云网大会”上发表,以安畅、Bespin、浙江移动为代表的三家卓越级服务商以及两家增强级服务商成为中国首批通过云管理服务评估的MSP企业。




云模式赖以成功的“Everything as a Service一切皆服务”的这一模式同样也适用于规模化采购与云有关的管理工具、新技能和专业服务。当市场出现新的MSP服务商已经能提供更为专业成熟以及更具成本优势的产品或服务时,企业和机构客户就无需再亲力亲为。客户对这一理念的接受程度也在逐渐加深。随着混合云、多云模式继续保持主导地位,企业和机构客户希望在所有交付和服务模式及整个应用层中,寻求能够提供各种专业服务和托管服务能力的Cloud MSP。


国内外MSP市场迥异,本土MSP第一梯队初现



全球知名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了2019年MSP行业的“魔力象限”(Magic Quadrant)报告。今年的MSP魔力象限首次包含了专业服务,成为“公有云基础设施专业服务和托管服务”魔力象限。Gartner也将MSP细分为四类:仅服务于超大规模(Hyperscale-only)云厂商的MSP,混合托管MSP(Hybrid hosters,通常由主机托管供应商转型为MSP),混合MSP(HybridMSP),全球集成商(Global SI)。通过18年和19年的报告对比,处于领导者位置的MSP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也说明全球市场的MSP格局仍然没有固化,头部MSP的能力差异正在逐步的缩小。


由于研究对象和方法论模型的缘故,Gatner并未针对中国市场发布MSP研究报告和魔力象限,但在其“China Summary Translation:‘Magic Quadarant for Pubic Cloud Infranstructure Professional andManaged Services,Worldwide‘’’的报告中,分析师仍做了中国语境下的解读。其提到,鉴于中国公有云市场的竞争格局与国际市场差别较大,私有云的占比也相对更高,国内市场则与全球市场有着很大的区别。国内的CIO在选型时往往会考虑能够支持阿里云、腾讯云、亚马逊AWS 云服务和中国区Azure以及国内其他主流云厂商的MSP供应商,例如埃森哲、Bespin Global,或者选择本土成熟的MSP供应商,如安畅、驻云、南洋万邦等。



针对国内外市场的差异,另一家全球知名的市场研究机构IDC也首次发布了2018年中国MSP服务商市场研究报告。国内一批头部MSP如数梦工厂、神州数码、安畅等企业也悉数入榜。从占比份额上来看,领先的云管理服务商中新兴服务商和转型而来的IT服务商几近各半,市场份额不相上下,均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这一点也和Gartner最新发布的魔力象限一致。独特的市场环境使得一批本土MSP迅速崛起并逐步占据了顶层市场。或许是因为不同的业务和能力定位差异造就了本土MSP在能力建设上有着较大的差异,这让CIO在选型MSP的时候往往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而这也使得MSP的服务交付和服务定价缺乏相应的依据。

信通院首推MSP标准,行业启动标准化服务试行


为了规范MSP行业的整体服务能力同时为CIO在选型过程中提供依据,2019年信通院先后出台了《云管理服务白皮书》以及“云管理服务评估”并且邀请了神州数码、安畅、Bespin等国内第一梯队的MSP服务商参与标准的制定和评估。据悉,本次云管理服务评估从“咨询、迁移和管理”三个维度综合衡量MSP的服务能力。通过文档、演示以及答辩的方式来甄别各家MSP服务商的能力差异。咨询和迁移对于MSP而言是引入服务业务的重要入口,一家成熟的MSP必须要具备一套完备的咨询和规划体系,通过对客户现有的基础设施和业务进行评估,提供上云的可行性及风险评估服务。并且通过迁移的最佳实践帮助客户落地实施、验证以及安全。


鉴于MSP 作为客户获得完整的多云管理平台(CMP)能力的主要途径,并且市场已经充分证明CMP是MSP 差异化优势的关键载体。从评审的文件内容来看,平台能力同样是本次考察管理能力中重要的一环,其所占比权重也是相当的高。从信通院云管服务评估的标准看来,基于多云以及混合云将是未来多数企业的最佳选择,对于云管平台而言广泛的多云接入能力是其能力体现的根本。此外为了全面覆盖企业在云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需求,CMP还需要具备完善的资源管理、运维管理、运营管理以及安全管理能的能力。


评审的结果一共分为基础级、增强级以及卓越级,不同级别覆盖的能力广度相同但深度有别。仅拿多云接入能力为例,卓越级需要MSP能完全接入至少5家主流的公有云平台,而这个要求对于基础级的MSP而言仅需要接入1家即可。而对于CMP,卓越级MSP的CMP必须要具备针对纳管资源可视化的表报,而对于基础级MSP仅需支持事件的告警即可。从本次评审公布的结果来看,首批通过的企业中仅有3家定级为卓越级,两家为增强级并且无满分通过企业,由此可见对于服务能力上本土MSP仍然有一定的改进和提升的空间,从个体服务能力差异上来看,哪怕是头部第一梯队的MSP之间仍然有着一定的差距。

混合IT服务仍然是客户对MSP的刚性需求


根据2019年RightScale云状况报告显示,84%的企业采用了多云战略,而使用单个公有云或私有云的企业仅占到13%,更多的企业逐渐从单一云转向了多云。而对于国内的企业而言,采用多云以及混合IT则成为企业部署自身基础设施的常态。MSP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体现在基础设施集成能力上,一家优秀的MSP不仅仅需要具备不同公有云集成及管理的能力,也要兼有传统数据中心和云之间的集成和管理能力。Gartner 对混合IT的定义指一家企业机构的IT 环境中融合了传统数据中心服务、公有云服务和私有云服务。混合IT 包含在混合云计算的概念中。随着行业的逐渐趋于成熟,混合IT 能力对于MSP 来说越发重要。对于企业客户而言,将所有业务都迁移到公有云上并不可取,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程度较低的时候。完全将IT 工作迁移到云上,会拖累处理速度,也并不适合处理大量工作负载。无法提供或无法通过合作伙伴提供混合IT 服务的MSP,将来很可能只能为有限的或特定的用例提供服务。


从公有云接入能力的角度看,头部的MSP都拥有相对广泛的接入能力,几乎都接入了目前国内最主流的四家CSP(阿里云、腾讯云、AWS、华为云)。不过各家在侧重点上也略有不同,比如驻云与阿里云,Bespin与AWS,安畅与腾讯云等,这种差异也明显的体现在各MSP目标客户所在的行业构成和业务上。而在私有云和IDC接入的能力上,各家的差异就十分明显。相比其他类型的MSP,以安畅为代表的Hybrid hosters出身的MSP在这个领域更具备天然优势。因为其拥有DC Hosting的交付及服务经验,这种类型的MSP能更灵活的帮助客户构筑混合IT而不受物理资源的限制。此外,这种差异化的优势还体现在网络连接的能力上,在混合IT的环境下连接能力成为了保障客户业务低延时的重要因素,以安畅为例其就拥有一张名为CloudLink的云联网网络,帮助自身客户实现数据中心到公有云的网络传输。对于中大型企业和机构客户,混合云或多云环境下的数据传输交互对连接网络的高速、安全、成本敏捷性和SDWAN管理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在Google去年去推出的 Anthos的各项功能也可以看出,全球复杂云环境下的高速连接能力也是未来云管理平台一个重要组成模块。

未来MSP核心资产将从“人”转变为““平台”和”“体系”


由于外部环境的各项竞争和成本压力加大,中国市场的企业和机构客户IT支出的模式也正从资本性支出逐步转向运营费用性支出,伴随这种结构变化,MSP服务的定价方式也向更为长期的收费模式转变。在MSP市场的早期阶段,客户为之买单的专业服务的支出多数都用于了适应性评估和迁移活动。这些活动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工互动。为此,MSP需要有一只庞大的技术支持团队来引入以及支撑自身业务的快速发展。不过,由于劳动是按小时计费的,因而会产生高昂的成本。所以MSP们往往会面临一边来自业务需求的团队快速扩张,一边来自运营成本以及高效管控的难题。


为了维持业务的快速扩展,领先的MSP 都在为其员工的专业发展而大量投资。但是在目前环境中聘用云架构师、云开发或运营技能人才的企业很快就会意识到,这些技能的人才相当的稀缺。MSP 的一项关键价值主张就是为企业快速、可靠、规模化地提供这些专业技能和服务。然而,对于MSP而言优秀的团队始终处于不足的状态,客户在聘请MSP 之后会出现聘请的MSP的员工在边学边做,而客户却要为此买单的尴尬。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MSP 制定了正规的专业发展框架,从而对人员的素质进行提升和管理,并留住人才。但是,人才始终是处于流动状态,如果MSP将自身的核心资产定位为“人”那么对于MSP而言这当中存在的风险和可替代性远超想象。


进入市场较早的头部MSP已开始从管理和体系上进行探索并形成了一些相对有效的策略。以安畅为例,2017年其有着300人规模的整体团队,2018年增长至400人,而如今已经激增至600人规模,相比2017年直接翻了一番。成本和管理的话题同样挑战着这家MSP。随着市场逐渐成熟,运维及服务工具已进行了改良,通用最佳实践被编写为自动化代码,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人员服务的效率,通过自动化工具可以有效的提升团队的业务负载能力。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内部团队的效率, 2019年安畅完成了自身业务的云原生改造,通过对整体内部IT系统的微服务化,以及应用容器化、开发运维自动化等一系列改造,从人工管理转为更加自动化运营管理。


并且,安畅将自身对云原生的实践经验和能力整理构筑了全新的业务板块,在为客户提供基础设施云化解决方案及相关专业和运维管理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云原生技术中台解决方案,以及相关的微服务咨询、云原生应用改造等新业务。当前,对于各家MSP而言其核心资产仍然聚焦在“人”,但是随着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MSP的专业知识被更多的运用在管控服务,客户越来越需要一个可靠的顾问来指导其应对云服务带来的商机和变革。在这个过程中,MSP必须完善自身在服务、流程、管控的体系,从高度依赖人转变为利用自动化平台、知识体系去驱动人。成功的MSP不但需要快速扩展业务规模,同时必须实现成本的非线性上升,通过自动化技术、共享能力提供来确保规模效应下的毛利率提升。

围绕客户的业务,MSP能力1.0到2.0的探索


从2017年到2019年,经过两年的探索和沉淀像安畅这样一批头部的MSP已经逐渐成长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完成自身的IT基础设施云化,传统上云服务的市场将越发缩小,MSP其自身的发展会极大受限甚至逐步被市场所淘汰。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型MSP服务商已经开始布局下一代MSP的核心服务能力。

2.0形态的MSP会采用更倾向“全栈型MSP”的趋势进行发展,新的关键词是“云原生”。长期来看,仅提供托管服务的产品价值是有限的,客户在选定某一家MSP之前会综合考虑企业所需集成的广度和需要解决的IT 问题。为此,头部的MSP也在积极的寻求自身能力的演进。就如上文提到的,为了更贴近客户的业务,安畅已经开始布局构建贴近客户商业场景的PaaS集成、技术中台以及云原生开发和微服务治理等全新能力。2019年安畅与腾讯云PaaS中间件团队合作开发了包括TSF微服务平台、TKE容器平台,DevOps平台的云原生解决方案,希望从咨询与设计、开发与实施、交付与运营、培训与赋能的不同阶段为用户提供全栈式云原生应用服务。而其内部的技术团队也具备更全面的技术能力应对全新的业务场景,大约100余名工程师都熟练掌握Spring Cloud生态技术、具有丰富的Kubernetes及Mesos生产应用实践、具有基于Gitlab和Jenkins Pipeline的CI/CD成熟实践等云原生技术能力。这样的能力布局在未来或许将成为其下一代MSP业务重要的引入载体,并且也将帮助MSP将业务的重心从云计算基础设施云化逐步转变为面向企业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全栈云原生服务。

结语


无论是Gartner、IDC等全球研究机构,还是中国本土信通院的对于Cloud MSP领域的越发关注,乃至逐年快速攀升的MSP公司数量,无一不预示着2020年MSP仍然是中国云计算行业一个快速崛起的新市场。但是随着头部MSP的不断成熟、扩大规模并占据顶层市场,留给中小MSP的市场份额会逐渐被挤压,这些MSP也很难找到脱颖而出的途径。与第一梯队的MSP相比,这些服务商几乎都不具备真正独特的功能,而只能将垂直聚焦、专业知识产权、市场细分或区域聚焦、工具、专业服务和战略合作等普遍采用的服务综合起来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这样的状态可能不会持续很久。


伴随云计算行业上游逐步朝着寡头集中发展,Cloud MSP在服务平台化、交付在线化、知识资产化的持续进化中,头部MSP的平均客户服务成本将随着规模扩大而持续降低,而专业和托管能力优势也将进一步扩大,未来将呈现与IaaS领域同样的马太效应。而对于中国市场的客户,更加需要结合本土市场的竞争格局,尽可能选择适合自身战略发展和业务需求的大型、能力更全面深入的MSP,在推进自身数字化同时,尽可能规避未来市场挤出或并购带来的风险。

更多【云计算测评】相关文章

有话要说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微信
联系客服
400-826-7010
7x24小时客服热线
分享
  • QQ好友
  • QQ空间
  • 微信
  •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