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管控
无需用户自行搭建及运维,通过 Kubernetes 一站式接入和管理集群、服务器、主机、智能设备,不管是运行在公有云、私用云还是边缘云,都将拥有一致的控制平面,实现云网融合、云边协同。
以应用为中心
以应用为中心整合应用镜像、流量、存储的资源,覆盖应用的交付、管理、调度、容灾、运维全生命周期,助力业务应用扩展到分布式云,让管控多集群就像上网一样简单。
一致的云原生体验
零学习和改造成本升级至多云多集群架构,完全兼容 K8s 的标准 API、Helm Chart 以及自定义的 CRD,实现体验一致的多云混合资源、服务、应用的统管能力,最小化多云运营成本。
多云自动化工具
提供多种一键化的多云自动化工具,帮助用户轻松完成应用多云部署,高可用容灾,安全合规检查,跨云镜像迁移等工作,充分利用自动化工具来减轻人工干预和重复劳动。
可信赖的服务
将成熟稳定的云服务通过云原生容器技术交付至更靠近用户和数据的位置,保证长期的平台运营、治理、更新和演进,并且提供可靠性和安全合规保证。
应用场景
灵活接入和管理企业的各种计算资源,将云服务分布到不同的物理位置,减少延迟,提高服务质量,并由云服务商提供商统一的提供平台的运营、治理、更新和演进。利用容器技术作为分布式环境的服务基础,以云原生标准交付容器化应用和云服务,带来轻量高效、灵活扩展、安全可靠、生态开源的服务,支撑业务快速成长,灵活扩展。
应用治理
云原生的应用程序运行在多个云服务上,使用相同的接口和操作流程进行部署和管理。利用 Kubernetes 标准提供跨多个异构云基础设施的一致操作环境,最小化切换成本实现应用程序从一个集群扩展至多个地域、不同云服务商的集群上,减少厂商锁定风险。同时支持分别为公有云集群、本地集群和边缘集群定义独立的策略和应用配置,灵活的方式处理不同位置上的差异化。
高可用容灾
Kubernetes 单集群中的应用服务支持高可用性,允许服务在部分硬件或软件故障后继续运行。但集群主节点之间距离限制了它提供对灾难级别事件的保护的能力。要提供整个站点或区域故障的容灾,可以通过多集群的应用、流量、存储等的统一治理,实现高可用容灾,提升整个业务系统的故障弹性和可靠性标准。
自动发布
现有各种类型的 DevOps 系统,可通过对接 TDCC 分布式云中心的 Hub Cluster 集群,以最小成本实现多云多集群的应用发布管理,灰度管理和应用的生命周期管理。免除了分别为开发、测试和生产环境集群进行的繁琐的配置和初始化工作,将应用发布逻辑与底层集群松耦合关联,灵活方便地扩展和管理业务发布,加速产品迭代和业务扩展。
以云原生技术为基础的分布式云平台,将很好的适配各种边缘终端,为轻量边缘接入设施、边缘数据中心、边缘网关、智能设备等提供统一的技术栈,统一管理不同运营商云,私有云,行业云,地域云等等。公有云上成熟的云服务和产品,如:AI/大数据、数据库/中间件、云开发/低码平台、物联网边缘计算等,遵循云原生标准都可无缝的下沉和扩展至边缘端。